一般不要剪根,君子兰生根慢,而且君子兰叶子与根息息相关,根部受伤,相应叶子枯黄,如果有烂根,死根可以剪去,注意使用工具要卫生,切口处用木炭、草木灰或者杀菌剂杀菌,并等伤口干燥后栽种。
一、修剪原则。葡萄是属于藤蔓性落叶果树,栽种时要求每年冬季必须进行一次冬剪。如果连续多年不进行修剪,葡萄藤蔓就会爬满整个棚架,枯枝、过密枝、弱枝、纤细枝、病虫枝、伤残老蔓得不到有效的剔除而扰乱树形,并且影响树体间的通风透光,及引发病虫害的滋生,从而落花落果严重,以致没有收成。葡萄冬季修剪就是要改善上述存在的不足,使葡萄枝蔓永保健壮,有效地控制结果部位上移或后部主蔓衰老光秃,通过修剪技术,可以调节地上地下、生长与结果矛盾,平衡全株前后的生势,增加结果量,改善葡萄果实品质。
二、修剪时间。落叶后到立春前,即每年的12月中旬到次年2月初较合适。
三、修剪技术。以种植四年以上葡萄,每单株占6—10平方米的棚架为例说明修剪方法。
1、剪除无用枝。首先从基部剪除棚架上的老弱伤残枝、枯枝、病虫枝、纤细枝(直径在0·5厘米以上)、部分交叉重叠枝等。
2、剪留长度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品种不同,枝条的长势、部位、成熟情况等决定剪留长度。原则上结果母枝的剪留按每年生势的强、中、弱剪成长、中、短,即强枝长留弱枝短留,端部长留而基部短留。就整株树而言,应该长中短修剪相结合,即应留芽数是:长梢8芽或以上,中梢4—7芽,短梢1—3芽。
3、结果母枝的留枝量和留芽量。结果母枝是指下年葡萄抽生新梢结果的枝条。留枝量过多,会抽生新梢过多过密,影响架面通风透光,滋生病虫害,同时过多的果量会造成树势衰弱,影响品质和下年度的生长结果。修剪时剪留结果母枝和芽的数量,因品种、架式、树形不同而异。以上述棚架为例,通常选留结果母枝40—70个,留芽量在180—300个为宜。修剪时还要注意使主蔓及其上的结果母枝在架面上分布均匀。
四、修剪注意事项。剪口处的枝蔓粗度直径应达到1厘米以上。剪除无用枝时,应从基部彻底去除。剪掉的枝叶应该集中烧毁或深埋。同时结合冬季修剪,应该施足有机肥,为下年结果打下良好基础。
嘿嘿、希望对你有帮助~
我们在养兰中,要想养出茁壮的无病斑的兰苗,首先要面对的是侵染性病害,分为真菌性、细菌性、病毒性、线虫性四大类。这些有病原菌,能通过一定途径传播蔓延,相互传染,从少到多,从点到面扩大蔓延为害.兰花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,其次是细菌和病毒,虫害是很少的。通常危害兰花的真菌只有几种,如刺盘孢菌、棕疫霉菌、镰刀菌、立枯丝核菌、株盘孢属真菌、叶点属真菌、尾孢属真菌等,凭寄生或腐生来生存. 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病.
侵染兰花的病原物首先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,并开始在兰花体内(主要是地上组织)繁殖和扩展,然后发生致病作用,通常分为侵入、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。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;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;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。病原物、寄主、适宜的环境条件,三者缺一不可,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。简单说来,冬季潜伏,春夏发病,到冬季再次潜伏.诸如镰刀菌,柱盘孢菌类都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形式在病叶和土壤中越冬,以分生孢子盘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,来年完成发病过程.
病菌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,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。在一定范围内,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,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。冬季温度低,湿度相对比春夏有所降低,与此同时,兰花进入休眠期,病原菌的侵入速度缓慢,但不代表不能对兰花形成危害.此外光照与病菌侵入也有一定的关系。对于易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,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,因而影响侵入。我们发现采光好的兰株抗病力强,而光照不好的兰株因气孔常处于打开状态,容易因病菌入侵而染病。所以冬日晒兰,为兰家们所主张。
病原物侵入兰花组织最初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,称作局部侵染,局部侵染比较容易治疗。当局部侵染蔓延时引起全株性的感染,称作系统侵染。这时治疗已有些麻烦。因此,应做到早发现,早治理。而兰花生长期间,所不定期的病症,大多数已被我们控制住,少数诸如软腐茎腐发生兰株也已清除出兰房。入冬后残余的能对兰花行成威胁的病菌数量和种类已了了无几,因此在冬季进行防病,效果是十分理想的。
另一个有利因素是, 秋末冬初由于气温的缘故,病菌处于抑制状态。兰花由茂盛的生殖生长逐渐转为休眠形式,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线虫逐步蛰伏,抵抗力大大减弱,各类药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,只要对病原穷追不舍,良好的效果在来年就十分明显,是一年兰花病害管理最轻松的时候。
冬季清园清什么
在冬天,因兰房封闭,空气得不到置换,这种稳定密封的环境对病原菌的越冬十分有利,尽管冬天的温很低,但病原菌的生命力是很强的,况且封闭的兰房因白天阳光辐射,温度还是会升到15。C以上,病菌仍会得到缓缓繁殖,在夜晚气温下降后病菌又会处在抑制状态,如此反反复复,昼升夜降。今年又是少见的暖冬,步入 11月中旬,最低温度仍在十多度徘徊,往年这时已是很冷了.这样的暖冬状况维持下去的话,病原菌的增长数大于损失数,积累下来还是可观的.应该看到,由于我们兰友养兰设施的完善,就是在最冷的三九天,无论是阳台,兰室,江南,塞北,我们的养兰场地的温度不会下降到5。C以下。尤其是养护建兰、莲瓣、墨兰类畏寒的兰房。
虽然说来,冬季因病原物的活动能力弱,不会对兰花造成太大危害,但如果不定时定量用药,病菌积累到一定程度,在初春时就会快速增殖。因此入冬后,定期喷几次杀菌剂十分必要。
同时,冬季的温度虽低,但我们因封闭兰房,这样就造成湿度偏高,灰霉病能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,导致花萼花瓣出现水渍状病斑,严重时花瓣腐烂,据说国内仅见于蝴蝶兰,大花蕙兰发病,国兰发病状况不祥,但由于灰霉病是冬天花卉常见的病害,笔者还是主张谨慎为好.
春季兰花新株易发生黑斑病,褐锈病,冠腐病等,这些症状的发生是由于冬季病菌的积累造成的,黑斑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叶或土壤中过冬,气温在10。C 时孢子萌发率还能达到50%,第二年借助春雨在2、3月份传播,防治药物为50%代森锰锌1000倍液。褐锈病对兰花损害很大,防治难度大,防重于治才能有效控制发病。用硫酸铜、菌毒清、硼酸、虱病净(含有粉锈宁,兼治介壳虫)等防治效果均不佳。褐锈病发生后扩展蔓延快,防治困难,但只要避免粗放管理,适当控制兰花开花数量,缩短花期,利于提高植株抗病能力,减少病菌入侵机会。对未发生病害的兰株喷托布津、粉锈宁预防。尽量避免使用含铜或其他重金属离子之药剂。
越冬的病原菌,开春后在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初次侵染。事实上,病原菌一旦侵染成功,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小,也就是说,接触性杀菌药对此无能为力,因此大家都主张预防为主是很有道理的. 了解上述原理,我们就可以做主动性的防治,除生长期定时定量药物预防外,在休眠期去除病原物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如何清理兰园
1修剪 首先要修剪病枯叶,杜绝菌类的寄生场所.剪除枯病叶时需注意动作轻柔,下手准确果断,并将剪下的枯病叶小心放入塑料袋中,为的是防止孢子受震动后飞散,剪下的病叶集中销毁.
2清园 晴朗的天气,兰友们动手把兰房中的垃圾灰尘杂草等清理干净,消灭病原菌和中间寄主,兰盆外的灰尘也要檫试干净.
3 消毒 清园后先做好场地消毒。在兰花进房放置前,养兰场地要事先消毒。可以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,也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%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地表墙壁。然后关紧门窗封闭,10天左右打开窗户使气体挥发。
其次做好种苗消毒。秋季引种应精选壮苗,淘汰病、弱苗。避免引狼入室.新引进的品种或下山草先进行药物处理,不少人用1000-8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,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,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,使菌体内蛋白质的活性基因被氧化而变性,进而起到杀菌的作用,是一种不错的杀菌剂。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有收敛作用,高浓度时则有消毒防腐作用,但其消毒作用短暂表浅。
4换植料对于管理正常而却生长十分不量的兰株,很大的可能是植料感染了病菌,原因是病菌一大部分是寄生与土壤中的,我们在兰花休眠期把它倒盆,以检查根系等,如有黑根、烂根,说明根系已受到病菌侵染,有根腐情况发生,我们就要给它换植料,消毒,重栽。以改善兰根生长环境。同时对兰盆灌药一至二次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灌根只是针对植料中的病菌,如果病菌已侵入兰根,再好的药也无效,因为兰根的根皮厚,药液是进不去的,只能用剪刀剪除病根了,不能手软,否则后患无穷。
上一篇:不 想让桂花树长那么大怎么 修剪
下一篇:长春市白兰花怎样过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