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芽是一种果树修剪技术,旨在促进果树枝干上特定部位的芽眼萌发新枝。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果树,有助于调整树形、增加枝量、改善光照条件,并促进果树早期结果和丰产。
在刻芽时,通常选择果树枝干上芽眼上方0.3至0.5厘米处,用小刀或小钢锯切断皮层筛管或少许木质部导管。这样处理可以刺激芽眼生长,使新枝更加健壮。
对于中心干延长枝的刻芽,1至3年生的强旺幼树需要特别关注。新建当年,从定干剪口下第四芽开始,每隔3芽刻1芽,以确保树形结构的均衡。在二年生部位进行疏枝时,应在疏枝处及其上下20厘米的范围内进行刻芽,以促进新枝的萌发。为了保持树形的四面均衡,应确保整形带四面有3至4个枝。
主枝及主枝延长枝的刻芽也有其特定的技巧。对于一年生枝条,应选择背下芽和侧下芽进行刻芽,每隔3至5芽刻一芽。转圈刻芽时,同向间隔应为30至40厘米,以定向发枝,促进形成中、短枝。同时,要避免在枝条的梢部和基部进行刻芽,以免影响枝条的生长和果树的健康。
辅养枝及主枝上缓放营养枝的刻芽也是关键步骤之一。对于长度在50厘米以上的一年生枝条,除顶部20厘米和距中心干20厘米以内的芽不进行刻伤外,所有其他芽都应进行刻伤。结合拉枝技术,可以减缓枝条的生长势,促进短果枝和串花枝的形成,使幼树早日结果并达到丰产。
此外,针对主枝、辅养枝及枝组缺乏的部位进行刻芽也是必要的。选择短枝或叶丛枝从芽上进行刻伤或目伤,可以促发新梢,补充缺枝。对于2至3年生的部位缺枝方向,应选择短枝芽进行刻芽,促使中干每隔8至15厘米有一长枝。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布置新枝,可以使树形更加丰满、紧凑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一年生枝部位当年刻不出长枝关系不很大。只要能够出一个短枝,来年再刻也更容易出长枝。因此,在刻芽过程中应灵活调整策略,根据果树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合理修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