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叶标本永不褪色法:
1.树叶的保存注意事项:
用餐巾纸把树叶的水分吸干后可夹在字典或书中,也可存放在通风干燥处,避免虫蛀、霉变。
2.树叶标本的制作方法:
(1)压制法 准备一木制标本夹,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。为了促使标本迅速干燥和保存固有的颜色,大约在压制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,每天可换烘热的草纸一至两次。标本压好后,用针线装钉在一张比较坚韧的白纸上,并在右下角贴上标签,然后装入标本柜内,并放些樟脑以防虫蛀。
(2)浸制法 将标本浸在装有酒精或福尔马林的标本瓶内即可。
3、叶脉书签制作方法:
叶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。经过加热,它会腐烂得更快。叶脉比较坚韧,不容易被腐蚀。因此,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、叶脉坚韧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。
工具与材料: 烧杯、三脚架、石棉网、酒精灯、火柴、天平、旧牙刷、镊子、水彩颜料、彩色丝线、氢氧化钠、3%双氧水、桂花树叶。
制作过程:
1.把约90毫升水倒入烧杯,在水中加入10克氢氧化钠,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,用酒精灯加热,煮沸溶液。
2.把树叶浸没在溶液中,继续加热15分钟左右,用镊子轻轻搅动,使叶肉分离,腐蚀均匀。
3.当叶片变色、叶肉酥烂时,用镊子取出叶片,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。
4.从清水里取出叶片,放在玻璃上,用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,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,露出白色的叶脉。把叶脉片浸入3%的双氧水中24小时,使它们变成纯白色,再取出叶片,用清水洗净,沥去水滴。
5.叶脉片放在旧书或旧报纸里压干。
6.取出压平的叶脉片,待叶脉干透后,用毛笔在叶脉两面涂上水彩颜料,稍干后再压平。
7.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,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,就得到了一张精致美丽的叶脉书签了。
说明与延伸:
1、制作叶脉书签除了可用桂花树叶外,还可用珊瑚、枫、桑、椴、杨、榛树树叶等。
2、加热时,烧杯必然搁在石棉网上,如直接加热,烧杯由于受热不匀会引起破碎。
3、用过的药液可保存在空容器中,以便下次再用,一般药液可循环使用4~5次。
4、如加工处理的叶子过多,可换大烧杯,水和氢氧化钠应按10%
扦插技术 嫁接技术 字面上看就不一样啊
(一)概述 杨梅原产我国西南部,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,主产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及湖南等省区。杨梅栽培历史悠久,适应性强,栽培容易,产量较高,营养丰富。在江南地区可大面积的栽培,扩大经济收益。
杨梅果实富含营养物质,酸甜适度,经测定含可溶性固形物9.6%—14%,含糖量7.8%-10%,有机酸o.8%-l.4%。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铁、钙、磷等矿物质元素。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。杨梅生食有生津止渴、消食、止呕吐、润肺止咳、解酒上泻和增强食欲等功能。成熟时正是水果淡季,为市场提供可食的时鲜水果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还可制成各种营养食品,如杨梅干、蜜饯、罐头、果汁、果干和果酒等。还具有一定医疗作用,种仁富含维生素B17,对癌症有疗效.而且含油量达40%,可炒食榨油。叶能提炼香精,根和树皮能止血和断痢。治跌打损伤、骨折、牙痛、外伤出血等。既是水果植物又是药用植物。
(二)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
1.形态特征 杨梅为杨梅科,杨梅属常绿灌木或乔木,湖南省均有分布,主产靖县。植株高达12米,树皮灰色,小枝粗壮,无毛,皮孔少而不显著,菌根牛长强健。单叶互生.卵形或生楔状形,先端稍钝,基部窄形.全缘,无毛。楔状倒叶片长6- 16厘米,宽1 - 4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穗状花序,雄花有2—4个不孕小苞片,4--6枚雄蕊;雌花有4个小苞片,子房卵形。核果球形,直径10- 15毫米,单果重10—28克,外果皮末成熟前绿色.成熟后深红色,紫红色或白色,内果皮坚硬。 2.生物学特性
(1)生长环境。杨梅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的环境里。由于适应性强,对土壤的选择要求不高,pH5左右,酸性或偏酸性的上壤均适宜;也可开垦荒山栽植。具有苗根‘生长势强,能在贫瘠多砂石的山坡上生长,并有保持水土的作用。
(2)生长物候期。杨梅国产地不同,品种不同,其物候期也不一致。一般2月中下旬萌芽,3- 4月开花,6月中旬一7月上旬果实成熟。成熟后及时摘果,否则落果影响产量。
(三)栽培技术
1.主要良种
(1)木洞杨梅。主产湖南省靖县木洞,其果大,圆形或长圆形,单果重18--25克左右,可溶性固形物10%一ll%,品质上等。果面棕红色。栽培品种有光桂早、太婆梅.大叶梅、银红、墙背梅、白眼梅等12个。’
(2)二色杨梅。原产福建的建阳、古田等地,果实近圆形,单果重13-15克,果面上半部为紫黑色,下半部呈红色,故称二色杨梅,含糖量9.45%,肉质柔软,酸甜可口,宜鲜食。
(3)丁香梅。主产浙江温州瓯海等地,果实圆球形,单果重11.3克,果面紫黑色,可溶性固形物lI.1%,果肉汁多味甜,品质上等,6月下旬成熟,较耐贮藏。 ·lgO.·
(4)荸荠杨梅。原产浙江余姚市张湖溪.果近圆球形,单果重9.15克,可溶性固形物11%一12%,果紫红色,肉质细软多汁,味甜,品质上等,3--5年结果,可以引种栽培。
2.选地整地 杨梅适应在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,酸性或偏酸的土壤中生长,在各种坡向和坡地上均可栽植,苗床整地时应施足基肥,翻耕耙细整平作畦,准备播种。移栽地根据株行距挖好穴,施足基肥,以土杂肥或腐熟肥为宜。
3.繁殖方法
(1)种子繁殖。杨梅种子繁殖主要提供嫁接的砧木,为培育壮苗作准备。野生和栽培杨梅的种子均可播种育苗,鲜种子插种萌芽率最高,但生产上常采用秋播。具体步骤为:①采种。采种时先将种子表面的果肉洗净.摊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的种子进行沙藏。田播种。一般10--12月播种,多用撒播,播种量每亩在200-250千克,擂后覆一层1厘米厚的细上,再用稻草或其他遮荫物覆盖,保愠保湿。②苗期管理。播种80天后出苗,出苗率达50%一60跖,出苗后,4月下旬移栽,按株行距10厘米-25厘米带上移栽,有利成活,移栽成活后,要加强培管,促进幼苗的生长,前期不宜施肥,8- 9月幼苗达30厘米以上时,可稀施氮肥(1%的尿素),促进生长,干旱时应浇水抗旱。l0月以后实生苗高达50厘米,粗o.6厘米,次年春季可嫁接。
(2)嫁接繁殖。杨梅嫁接成活宰较低,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,接穗应在7—15年、生长健壮、无病害的母树上采用两年生生长的良好枝条。一般在2月亡中旬,树液未开始流动时进行,嫁接以切接为主,接穗长8- 9厘米,具9-10个芽,然后嫁接。切接方法与其它果树嫁接相同。嫁接苗成活后,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虫害,以保证新梢(接穗上的芽)的健壮生长。
(3)压条繁殖。杨梅的压条繁殖与其它果树一样,一般采用低压法,将杨梅树基部的分枝向下压入土中,然后覆土,使压入土中的枝段生根形成新的植株,次年移栽。
4.抚育管理
(1)定植。杨梅移栽一般在11-12月进行。株行距4米× 5米,穴深o.7米,直径1米左右。施足基肥,以土杂肥或腐熟肥为宜,然后起苗移栽,随挖随栽,少伤根,利于及早成活。定植后浇一次水,保持土壤的湿润,提高成活串。由于杨梅是雌雄异株,定植时要考虑雌雄株的配置,一般以2%—4%的雄株进行配置,有利于授粉,提高结实率,)增加产量。
(2)中耕除草。杨梅定植成活后要加强管理,幼树时要勤除草、松土、培土,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。除草一般每年2次,春末、夏末各1次。
(3)间作。杨梅移栽后,在幼林问有很大空隙地,可间作其他作物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春季可种大豆、花生、绿豆等作物,秋季可种白菜、萝卜等。既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,又增加经济收益。
(4)施肥。杨梅在定植前.穴内要施足基肥,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,在未结果前每年要施肥一次,一般存前幼树萌芽前施,促进根系和枝叶的生氏。当杨梅成林后,每年施肥2次,第一次春季萌芽前,以速效肥为主,促进春梢开花和座果及果实的发育。第二次在采果后进行,以有机肥为主,促进花芽分化,恢复树势,为次年丰产作准备,施肥方法与其杨梅整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.当定苗后,在幼树高50—80厘米处剪顶定干,抹除主干中下部的萌芽和新梢,让其上部的春梢生长,春梢产生夏梢,使其生长健壮.定干第二年,留长势健壮,分布适当的3个枝条作主枝,主枝相间30厘米。然后,让其生长,整形修剪,使杨梅形成自然开心形,多开花结果,提高产量。
6.病虫害的防治
(1)病害。杨梅的主要病害有癌肿病,褐斑病和干枯病。
癌肿病:多发生在2- 3年的枝条上,严重时使枝枯死,若在主于卜发病,会导致全株死亡。可用200倍抗菌剂402液防治,也可用人工除去病枝。
褐斑病:主要为害叶片,严重时使叶干枯脱落,生长在粘重土中发病严重。可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或65%代森锌600倍液喷施,有明显的效果。
干枯病:主要为害枝干,为害严重时,病斑蔓延枝干深达木质部,导致枝干枯死,可用杭菌剂402涂患处,效果较好。
(2)虫害。主要有巷叶蛾,白蚁和松毛虫等。
卷叶蛾:5- 8月幼虫为害嫩叶,咬食叶肉,可用50%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90%的精制敌百虫喷杀。
松毛虫:4- 5月幼虫为害新梢和叶片,食叶量大,可用90%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幼虫。 白蚁:主要为害根颈和树于木质部,造成树干损伤或枯死。可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喷杀。也可人工挖巢灭蚁。
(四)采收与贮藏
1.采收 杨梅果因品种、产地不同.成熟期也不同,采收时间也不一致,采收时应随熟随采,防止果熟过度,造成落果或腐烂,影响产量。
2.贮藏 杨梅果实采收后,在常温下一般保鲜2-4天;在0 - 0.5℃,湿度85%一90%的条件下,可保鲜7-15天。
3.加工 采收的果实可及时送加工厂,一是冷藏处理,在一18℃冷库中可保鲜6个月,二是加工成杨梅罐头、杨梅蜜汁、蜜饯、杨梅干、杨梅酒等。
上一篇:梅花什么时候嫁接
下一篇:手上的冻疮如何治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