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、扦插、压条、分根四种,主要采用扦插和播种法。
1.种子繁殖:熏衣草种子细小,宜育苗移栽。播种期一般选春季,温暖地区可在每年的3~6月或9~11月进行,寒冷地区宜4~6月播种,在温室冬季也可播种。发芽天数约14~21天。发芽适温:18~24℃。发芽后需适当光照,弱光照易徒长。种子因有较长的休眠期,播种前应浸种12小时,然后用20-50ppm赤霉素浸种2小时再播种。播种前把土地平整细,浇透水,待水下渗后,均匀播上种子,然后盖上一层细土,厚度为0.2厘米,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保墒。保持15~25℃,要求苗床湿润,约10天即出苗。如果不用赤霉素处理则要一个月方能发芽。低于15℃需1~3个月发芽。苗期注意喷水,当苗子过密时可适当间苗,待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可移栽。
2.扦插繁殖:扦插一般在春、秋季进行。夏季嫩枝扦插也可。扦插的介质可用2/3的粗砂混合1/3的泥炭苔。选择发育健旺的良种植株,选取节距短粗壮且未抽穗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顶芽,于顶端8~10cm处截取插穗。插穗的切口应近茎节处,力求平滑,勿使韧皮部破裂。将底部2节的叶片去除,插水2小时后再扦插于土中,约2~3星期就会发根。也可选8~10cm的一年生枝条,在排水良好,保持湿润,20~24℃床温的条件下,约40天左右生根。不要用已出现花序的顶芽扦插,因为开花的枝条已老化,会发根不良影响将来长势。地膜扦插,整地做畦。浇透水后覆膜,立即扦插。深5~8厘米,行距20~25cm。注意提高地温,促进根系发育;勤修剪延伸枝,及时摘除花穗,促进分枝,培育壮苗。定植株距60cm,行距120cm。栽后立刻浇水。
3.分株繁殖:春、秋季均可进行,用3-4年生植株,在春季3-4月用成株老根分割,每枝带芽眼。
海棠,性喜阳光,也能耐半阴,耐寒,对环境要求不严,适于疏松肥沃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。贴梗海棠适应性较强,栽培管理比较粗放。
败梗海棠怕水涝,否则易烂根,所以,浇水必须适度,每年干旱季节适当浇几次水即可,10月至翌年春前应少浇水或不浇水。施肥可于花后进行,用腐熟的人畜肥、厩肥施1-2次,并将老枝枝梢剪去,促其萌发新梢;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,以利增加第二年的开花量。冬季气温低于零下20℃时,户外植株需注意防寒,盆栽贴梗海棠可移入室内越冬。
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,也叫梨锦痛。这种病要经两个寄主侵染。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,如桧柏、龙柏、鹿角柏等;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、垂丝海棠、山褚等。
病菌侵入桧柏等后,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,然后肿大起来。至第二年2、3月间,即会产生咖啡色米粒状物,突破表皮,即为冬孢子角。冬孢子角单生或聚生,使植株枝条膨大起来。
贴梗海棠作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后,叶片正面在4-5月上旬会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,再扩大成圆形黄病斑。病斑上早期会出现数个小黄点,后期变为黑色,使叶背相应处逐渐增厚,产生一些灰白色毛状物,8-9月变成黄褐色粉末状物。严重时,病叶满株,叶片畸形,表面凹凸不平,导致叶片早枯早落,甚至使植株死亡。贴梗海棠管理较简单,因其开花以短枝为主,故春季萌发前需将长枝适当短截,整剪成半球形,以刺激多萌发新梢。夏季生长期间,对生长枝还要进行摘心。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旱季浇水,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,或适量复合肥料(N、P、K元素)。盆栽催花,可在9月至10月间掘取合适植株上盆,先放在阴凉通处养护一段时间,待入冬后移入15℃至20℃温室,经常在枝上喷水,约25天后即可开花,可用作元旦、春节观赏。
防治方法:①贴梗海棠附近不种植柏类植物等第一寄主。②发病期,用20%萎锈灵乳油400倍液喷洒。或用50%退茵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半月喷洒一次。天气干旱时不喷或少喷。⑥当3月中、下旬冬饱子角将要膨大时,用0.3%五氯酚钠稀释液加石硫合剂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,半月喷洒2-3次进行防治。
上一篇:这是什么种类的花啊?
下一篇:结香如何栽培和管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