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几种方法可以尝试:
一、复杂一点的有:
1.把橙子皮、桔子皮和生姜一起煮成热水,拿橙子皮、桔子皮、生姜涂擦冻肿处,然后再用刚煮好的那个热水浸泡。
2.把大蒜、大葱和生姜捣碎制成泥状,涂抹在患处。
3.把仙人掌去皮切片捣烂,涂抹在患处,用干净方块包好,隔2-3天更换一次,一般2次就好了。
简单方便的有:
1.生姜:早晚1次涂擦患处,然后用热水浸泡,想效果更好一点的可用生姜煮成的热水浸泡。
2.白萝卜:同生姜的方法一样。
3.用热盐水泡15分钟,连续1周,有明显的好转。
希望有手脚冻伤的朋友能早点脱离这个烦恼!
祝大家~新年快乐,身体健康~
青枯病、立枯病、枯萎病的不同之处:病状不同,病菌适宜生活环境不同,治理方法不同。
1、病状不同
青枯病导致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,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。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,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,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。青枯病是番茄、茄子、辣椒、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。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、枯死,茎叶仍保持绿色。
青枯病:
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、后期。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,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,病苗早期白天萎蔫,夜间恢复,病部逐渐凹陷、溢缩,有的渐变为黑褐色。
立枯病:
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,最后干枯死亡,但不倒伏。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。苗床湿度大时,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。
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,发病突然,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、凋萎或叶、花、果、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。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,疫病可影响花、叶、芽包、幼苗、小枝、茎(藤)及顶梢。
枯萎病:
2、病菌适宜生活环境不同
青枯病菌在10~41℃下生存,在35~37℃生育最为旺盛。一般从气温达到20℃时开始发病,地温超过20℃时十分严重。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、湿度大的冲积土田。
立枯病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。当气温在12~18℃,土温在14~16℃,土壤湿度30%~35%,排水不良等条件下发病较多。东北地区5月末开始发生,6月上中旬为盛期,6月下旬为末期,7月上旬基本停止。
枯萎病发病最适温度为30~32℃,适宜土质黏重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地温低、耕作粗放、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环境,这些都会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,都会使病害加重。
3、治理方法不同
青枯病治理采用无土、新土育苗。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,移栽前使用77%含量的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,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~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~800倍液,进行浸根,1~2小时。
立枯病治理选用疏松的土壤或砂质壤土,实行隔年整地,用充分熟化的土壤栽参。作床后,在床面上每平方米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~15克,并拌人5厘米深土层中进行土壤消毒。
枯萎病防治法包括:毁灭罹病部分,轮作;植株修剪及疏植以利通风;采用无病种子或砧木以及抗病品种;控制带真菌害虫以免在植株间传播疫病;避免从株顶浇水或在潮湿植株间操作,需要时施用杀真菌剂等措施来进行防治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青枯病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立枯病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枯萎病
长期得不到月光照射的树木,木质松软、树干细弱且易断;而且当木质纤受到损害后,太阳光的照射只能有助于生成大疤痕,而月光则能消除木质纤维中的死亡组织,使伤口愈合。
南美一些国家农民,发现在下弦月时摘的水果、收割的庄稼,往往象经过“净化”了的一样,能贮藏较长的时间。
农业学者建议:最好在新月(农历初一)时播种茄子、洋葱、南瓜、山药等,满月时播种土豆、黄瓜、大蒜等;下弦月时,给南瓜、西红柿打枝,萝卜入窑。
其实有一种方法很好,也蛮简单的,就是用红沙糖加蜂蜜护手,首先用温水洗手,之后倒一汤匙的红糖和一汤匙的蜂蜜在手上摩擦,3分钟差不多就可以用温水洗掉。这种方法一个星期最多只可以用一次差不多,还有在摩擦的时候时间也不要太长。
还有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手上涂着宝宝霜,或者是橄榄油,然后用一次性手套套着再套上保暖手套,这样对手很好哦,手还可以变的很嫩~~~